欽中簡介
欽賢國中 校史沿革
欽賢國中位處新北市瑞芳區九份霧山,北望雞籠山、俯瞰陰陽海,視野遼闊,氣象萬千。鼻頭分部濱臨太平洋皇冠海岸,奇岩崢嶸,景色壯麗。誠為研求學問,磨礪志節、鍛鍊體魄之佳境。
民國56年4月,蘇清波先生蒞臨九份,提出競選縣長政見。蘇縣長認為金九地區三面環山、一面臨海,交通不便,在這蜿蜓曲折、山巒起伏的三、四十公里內僅有一所國中,嚴重影響了國校畢業生升學率。承諾當選後誓必貫徹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的精神,在臺北縣海拔最高地區增設國中,以提高偏鄉教育文化水準。56年5月,江添發、高生財、李國、黃完及陳坤田等先生,在瑞芳鎮民代表會提議設立瑞芳第二國中,並由縣議員黃賢忠、黃財、鎮長陳文祥以及上述鎮民代表等組成建校促進委員會,推選陳文祥先生為主任委員,積極奔走努力,獲得台陽礦業公司董事長顏欽賢先生同意,提供8000坪山坡地為校址,成立欽賢國中,實為我國私人捐資助學的典範。臺灣省政府以府教財字第10293號令核准設立,欽賢國中就在諸多先賢的努力付出與眾人的引頸期盼下順利誕生。
創校初期,縣政府指派瑞芳國中校長陳寶林先生兼籌備主任,撥付新台幣266萬元,開山墾地、填坡築路,展開第一期校舍興建工程。58年台灣省政府調派牡丹國中校長韓瑞光先生主持校政。為顧及學生學業,向九份國小商借教室七間先行上課。開學後第一個月,愛爾西颱風肆虐,借用的教室受到損害,韓校長戮力經營,全校師生發揮克難精神,讓教學得以持續進行不致中斷,59年11月1日遷入現址上課。
早期水湳洞、金瓜石的學生要到學校來上課,必須在雨霧中步行長達10公里崎嶇泥濘山路,上學路程相當艱苦而危險。韓瑞光校長經過許多的努力,得到公路局工程處及瑞芳站站長尹振華先生等協助,派員勘察鑑定後認為必須拓寬隔頂及土地廟邊迴車場,60年春天試車,由基隆客運公司行駛,61年9月4日通車至今。
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制之初,蘇清波縣長委託私立時雨中學,在當時相當偏僻的鼻頭漁港代辦分班。58學年度第1學期指令本校接管,本校第一屆畢業生,鼻頭分部學生20名。59年秋完成校本部第二期建校工程,黌舍巍峨,雄偉壯觀,各項設備漸具規模。59年11月9日舉行落成典禮,正式宣告成立。60年本部暨鼻頭分部共有20班師生千餘人,61年共招生24班,師生1100餘名。
五十幾年來,歷經韓瑞光、郝履中、林山太、楊仁華、陳芳雄、葉進雄、陳淑賢、沈炳煌、吳松江、池勝源、周志成、周仁尹及向美德、游文言、林才乂等15位前輩校長。承先啟後,戮力經營,充實教學設備,提升教育品質。全體教師矢勤矢勇,學生勤勞好學,校譽日增。唯金九氣候殊異,風雨淒迷,雲霧漫漫,而黌宇高踞山巔,交通不便,教學極為艱辛。60年代末期,臺灣礦業蕭條沒落,金九地區原本3萬餘人口,居民陸續遷移尋找工作機會,人口迄今不足3千人。
本校雖然偏遠,風景壯麗、氣象萬千、希望無窮;雖然學生數少,但個個活力無限、純樸乖巧,是一個可以造就國家未來棟、社會人才的好所在,又本校依據學校願景,推動人文、榮譽、創意、勤學、健康等五大主軸,落實品德教育十大核心價值,全體教師鍥而不捨,高度發揮愛心,耐心與熱忱,諄諄教誨,絃歌不輟,以無負國家設校敷教之美意,完成栽培五育並進的時代好青年!
校歌
韓瑞光 詞
蘇朝陽 曲
欽賢國中是我們家鄉 文化搖籃 我們要不怕
路途遠不怕風和雨 更不怕那高山和濃霧
他是我們意志鍛鍊的試金石 努力向前跑心胸寬廣意志高
一齊進搖籃裡來陶冶 成為一個活活潑潑的學生
欽賢國中是我們生命 氣質熔爐 我們要燃起
自己生命的光和熱 尋求建國益世的知識
實踐四維八德融匯人群成就 努力向前跑眼光遠大志氣強
一齊到這一熔爐裡來 鑄成一個堂堂正正的國民